衣食住行
-
2016
03.30舌尖上的清水河——豆面
2016/3/30 8:51:29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很流行吃豆面,清水河的豆面原料是豌豆,配以蒿籽制作而成。豌豆属豆科植物, 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内蒙古东西部地区都有种植。由于豌豆属于低糖低脂和丰富的蛋白质,清水河豆面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以及周边地区大众喜欢的食品之一。在清水河县,不同时节吃豆面代表不同的意思:为老人祝寿时吃豆面为长寿面,意寓老人健康长寿;年轻人新婚第二天吃豆面叫喜面,意寓新人情意绵长;在孩子出生百天(或满月)吃豆面为吉利面,意祝孩子长命百岁;正月初七吃豆面称“拉魂面”,意寓幸福长久;宴请贵宾或朋友相聚时吃豆面...
-
2015
11.27 -
2015
07.27 -
2015
07.27清水河白泥窑文化遗存
2015/7/27 10:21:29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在调查南流黄河沿岸文物遗址时发现了白泥窑子遗址,以地面调查资料,在中国《文物》上发表了“内蒙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随后又作了复查,复查报告也有专文报道;正式发掘工作开始于1982、1983、1984年,1986年再次进行发掘,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发掘报告在中国《考古》上刊登,后被考古界命名为——白泥窑子文化。
-
2015
02.10谈谈清水河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五)
2015/2/10 9:10:25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的清水河地区,至今流传着我国上千年来久经不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踢鼓子秧歌。如今,踢鼓子秧歌这种兴起于民间且又被大众所喜爱并加以广泛传播的舞蹈艺术,不断通过传承、发扬和创新,已成为本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
2015
02.04谈谈清水河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四)
2015/2/4 19:32:49清水河县地处晋蒙交界,长城脚下,黄河东岸,是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清水河独特的杂粮饮食文化、窑洞民居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语言文化等等,有着非常独特的魅力,也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村名、地名。
-
2015
02.04谈谈清水河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三)
2015/2/4 19:32:37从中国古代历史中考查清水河这个地方的“地望”,通俗地讲就是其所处远古时的什么地理位置,新版《清水河县志》对此有如下记载:唐尧时代在朔方幽都地,虞舜在并州地,夏禹在冀州地。商朝在代子国西北地,周朝要服地,春秋为北狄所居。 上述文字概略地指出了清水河这个地方在远古时期所处的地理方位或大概范围。这一时期史称“二帝三王”的时代。
-
2015
01.30谈谈清水河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二)
2015/1/30 15:46:42九曲黄河,逝如斯夫。时光里留下了曾经的影像——声声船工号子,滴滴挥落的汗水,裸身赭面,寒冷酷暑,停船造饭的炊烟,起身回家的快慰……构成一幅幅壮美的河路生活图画。
-
2015
01.30谈谈清水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一)
2015/1/30 15:35:21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堡乡老牛坡村地接晋蒙,原名冻牛坡。何时形成村落无证可考,有人称见过一碑,上有清朝康熙帝花纹银十六两向蒙古人买回冻牛坡并命名等字样。
-
2014
09.23